12月27日晚,笃行书院组织各社区师生代表,在书院三楼活动空间集中观看“科学认识抑郁 积极合理应对”心理健康公开课。
课程内容包括抑郁症的概念、影响因素、常见症状以及应对方式四个方面,促使大学生正确认知抑郁症,积极应对抑郁症,关注自我身心健康发展。
课程结束后,大家畅谈学习感悟,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,对抑郁症有了更加科学、正确的认识,并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更加关注自己以及身边人的身心健康,热爱生活、积极向上。
书院同时开展分散学习,组织全体学生在线观看。
![](/__local/8/DC/33/13D963C0069571F471B7F91AC97_2B0DA407_30CE7.jpg)
下面一起来看看大家的学习情况。
馨一社区 马楠
![](/__local/0/D5/A5/B704331514D07A55514A0139C26_E0E70B09_223CB.jpg)
今天参加了关于抑郁症的心理健康公开课,让我对这一常见精神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课程从抑郁症的概念、影响因素、常见症状到应对方式,全方位地为我们揭示了抑郁症的真相。在此之前,我对抑郁症的了解仅限于表面,甚至存在一定的“病耻感”。通过这次学习,我明白了抑郁症并非简单的情绪低落,而是一种需要关注和治疗的疾病。同时,课程中提到的应对方式,让我意识到面对抑郁情绪,我们不应逃避,而要勇敢地面对,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调适。作为一名大学生,正确认识抑郁症,不仅有助于自我心理调适,还能在他人遇到困境时伸出援手,共同营造一个健康、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。总之,这次公开课让我受益匪浅,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心理健康,关爱抑郁症患者。
馨二社区 李昕灿
![](/__local/B/46/84/5995617323640ED78F6AA926FCA_B1A55B24_1DCD2.jpg)
观看完这场直播后,我对抑郁有了一些全新且深刻的理解,也思考了如何帮助身边可能身处抑郁困境的同学,以及妥善处理自身情绪。我从这场直播中学习到抑郁不是稍纵即逝的情绪低落,而是一种由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交织而成的疾病。抑郁绝非简单的“想不开”,抑郁时情绪如同陷入泥沼,被持续的悲伤、焦虑、自我否定所纠缠,身体也会出现诸如睡眠障碍、食欲减退、精力匮乏等症状,严重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当压力来袭、情绪低落时,及时通过合理方式排解,如投身于热爱的运动释放压力荷尔蒙,沉浸在音乐中舒缓紧绷的神经,或者与亲朋好友分享感受以获得支持;保持规律作息、均衡饮食和适度社交,为心理健康筑牢根基。这场直播的学习,让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一份情绪解药,让心灵在理解与关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,共同迎接生活中的阳光与希望。
馨三社区 孙彤雨
![](/__local/C/0C/CB/05FFDAF95FE28F45BF83AEE71C0_31124D97_18EE9.jpg)
参加完豫教思语的“科学认识抑郁,积极合理应对”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,内心满是触动与收获,仿佛推开了一扇洞察心灵隐秘角落的窗。曾经,我眼中的抑郁不过是短暂的情绪低落,稍作调适就能恢复。可公开课上,专业详实的讲解重塑了我的认知。原来,抑郁有着复杂的成因,基因遗传、大脑神经递质失衡、长期高压环境等因素交织,悄无声息地将人困于痛苦泥沼,绝非简单靠“振作”就能脱身。那些鲜活又沉重的真实案例,更似一记记重锤,砸开我懵懂的外壳。患者们表面平静,内里却被疲惫、绝望裹挟,亲友无意的一句“别想太多”,无疑是雪上加霜,让我深知误解的杀伤力。好在,课程后半段满是曙光。应对抑郁的策略条理清晰,日常里,要敏锐捕捉情绪的细微异常,从低落持续时长、兴趣减退程度等蛛丝马迹察觉问题;社交上,真诚倾听、默默陪伴远比空洞安慰更有力;而培养运动习惯、规律作息,宛如给心灵注入抗体。这堂课不仅教会我科学看待抑郁,更赋予我关怀他人的智慧与勇气,往后,愿我能化作微光,为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心灵,点亮一丝慰藉与希望。
文字/宗耀阳 图片/各学生代表 校对/牛淑锐 初审/胡珍珍 复审/张永博 终审/杨 睿